close

越來越覺得「社會企業」這個概念很弔詭:哪一個企業不是身處在「社會」當中?社會企業聲稱「解決」「社會問題」,是真的解決了嗎?而解決的真的是社會問題嗎?為什麼社會問題要用企業的方式才能夠解決呢?

 

 

唯有那些把「市場競爭」、「價格機制」、「自由」掛在嘴邊,信奉並實踐「效率至上」、「利潤最大化」的迷思,以為如此就是治天下(例如CEO院長、或是CEO治國如此概念)的唯一方式,才是真正把企業自外於社會,使企業的經營抽離歷史、文化、政治、在地性等脈絡的「經濟自然化」邏輯:任何交易都可以化約為供給與需求,所決定出來的均衡價格。

 

因此,用這個邏輯來看,「社會企業」應該是「Bring the society in」,不只應該正視許多產品或服務是不能夠用「商品化」的角度來標價,也必須體認到在種種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交易行為之中,存在許多強制的力量,例如生活的強制(沒有薪資,就無法過活)以及雇主的權威(一切唯雇主或專業經理人是問、勞資權力嚴重偏斜、沒有組織工會的權利......)。然而,Karl Marx和Fred Block所提到的以上「強制」力量,正是導致當今許多信仰「市場社會資本主義」的國家,工作貧窮、高失業率、財團治國、國家財政瀕臨破產的真正元兇。

 

簡言之,不正視長期在產業與市場中缺席的「民主」問題,並一貫地以「發展經濟」、「追求效率」作為偽必然性的論述,並透過媒體傳播種種「他這樣做,你也可以」如此去除一切個人差異與環境脈絡、近乎教條的失控式正向思考,用「有效率的企業」來解決「社會問題」,比起總是看起來只會吼叫的街頭運動、總是看起來很窮困需要仰賴捐款的非營利組織,似乎順理成章的成為救世主,可以用一間又一間的社會企業,「單點突破」式地打破盤根錯節的結構性問題。

 

事實上,社會企業的「生產」,只不過是給予生產者「原有的、應有的、合理的」報酬,這是每一間在社會裡的企業,都應該做的事情。使用對環境友善的原物料、不違法排放廢棄物,更是每一間企業應該遵守的道德或法律規範。教育消費者「消費意識」,如果放在企業經營的邏輯來看,那就只是一種新型態的行銷方式,用消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,「告訴他,你應該買這個而不是那個。」

 

不過,消費者為什麼不懂選擇、或是沒有選擇,只是單純的經濟問題嗎?長期獨厚財團的政府、制約你我的大量與快速的消費文化、還有形塑出如此思想與邏輯的教育體制,難道不需要被改變?「社會企業」,是不是只是找到了策略學家C. K. Prahalad所提出的「金字塔底層商機」,進而透過行善動機的包裝,抓住消費者的目光?一旦某家社會企業成功了、開始規模化,如何擺脫大量生產下「降低成本、追求競爭力」的宿命?勞工還可以取得合理的利潤份額嗎?如何解決其與越來越多、科層制下經理人誘因之間的衝突?

 

容我嚴厲地批評,「社會企業」這個詞彙,或是是個誤譯(Social Enterprise當中的Enterprise,根據韋氏字典的定義是「a project or undertaking that is especially difficult, complicated, or risky」,並不只是狹隘地侷限在「企業」的範疇之中),也許是個商業常見的包裝,激發人們透過類似捐贈一般的消費,來滿足潛藏內心的善念,或是滿足自己與家人的健康(為什麼你想買「有機米」?你知道有機米現在許多是被大資本家把持的嗎?)。企業就是企業,根據公司法就是為了營利而存在,壟斷Social Enterprise的定義並透過巧妙的包裝從事行銷,告訴我,這解決了什麼所謂的「社會問題」?

 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社會企業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dison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