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大學畢業季的氣氛,隨著逐步升高的氣溫漸漸活絡了起來。臉書上許多倒數的貼文、活動的宣傳,不論是娛樂性質的舞會、還是實用性質的職涯講堂,不斷地爭取我因為論文而越來越有限的注意力。唯一讓我停下來仔細想了很久的一個活動,是清大「全校」的畢業公演 - 「如果我們都要長大了」。

 

945344_505160356199502_1809017033_n  

 

什麼是「長大」?「長大」到底是件值得開心、期待的好事,還是令人憂懼、厭煩的壞事?回頭想了我這24年的人生,我「長大」了嗎?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了呢?該用身高、體重這樣外顯的測針來決定,還是要去衡量我所謂的「成熟度」?

 

後來想想,怎麼衡量都失之偏頗。如果用一種動態的眼光來看,長大是一種過程。我們每天從起床張開眼睛開始,被迫對外界的種種事件做出回應,即便「不理」也是一種反應。有些事情不會重來,但有些事情卻是來了又來,只是用不同的外表與你相見。我們,就在一次又一次的來來往往之間,逐步感知到這個世界運作的法則,有些是美好的,但有些 - 或是比較多的是,醜陋的。

 

這個定義好像社會學說的「社會化」。小時候,我們待在家裡,長輩總是耳提面命的教導我們如何應對進退,如何自理生活上的大小事。「長大了一些」,我們來到幼稚園、小學,和陌生的一群來自各個家庭的小朋友、老師和「學校」這個不同於「家庭」的組織,開始一起生活、一起學習。

 

那時候的我們,是不是都很想趕快長大,可以去做當時覺得長大就可以做的事情?像是「我的志願」,我「長大」了以後要做警察、要做太空人、要做老師、......。我們在期待沒有回家功課、下課或放學鈴趕快響起可以出門玩耍的時候,我們也是迫不及待,希望日子趕快過去、自己趕快長大,去保護爸爸媽媽(或是保護你喜歡的坐在隔壁的同學)、登陸月球、站上講台教學生(其實也有可能只是羨慕老師可以畫黑板而不會被罵)。

 

或許是如願以償吧,我們升上了國中。不只回家功課沒有變少,突然從少少的、幾乎沒有考試的四科變成了八九門,一排下來天天都要考試的學業壓力,不論我們選擇面對或是逃避,其實我們的心裡面還是希望自己能趕快「長大」,因為聽說在高中就沒有惱人的週考、又可以玩社團、留長頭髮、談戀愛、蹺課,上課也沒人管我們是在吃便當或是睡覺。

 

沒想到,我們只是剛才從一個深淵爬出來,又要跌入另一個幽谷。是的,我們拿著吉他、和朋友組了樂團,一起蹺課去看漫畫,然後晚上一起去補習班報到。補習班老師上課總是比學校精彩多了,不只是會讓人笑到不能自己的諸多笑話,偶爾間雜著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- 考上台清交,接著利用溫情攻勢說服著我們這是應該達到的目標 - 在大學,根本沒人管你!要選什麼課、要幾點上課,都是你自己決定;宿舍生活更在那時候悄悄住進了我們彼此的心中,心想著我也要趕快「長大」,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。

 

我們真的如願長大了,在這真的很美好的大學當中。

我們一起度過早八的英文課,雖然只是換個地方睡覺。

我們一起爬過人社院的大斜坡,

也曾哀怨地面對校巴滿載、只好走路到台積館的事實。

我們一起在新體,跟隨著火力班為梅竹賽嘶聲吶喊。

我們一起在鐘塔,第一次不在101看煙火跨年。

我們一起走到來來豆漿,吃宵夜。一起借車,夜衝南寮。一起去內灣看螢火蟲。

我們一起帶營隊、辦某某週,

在風雲樓或是野台擺攤,最爽的事情就是用大聲公叫住認識的人,雖然知道那蠻丟臉的。

我們一起去交大吃鬆餅。

我們一起在宿舍連線打Game,一起參加系隊打籃球、排球或羽球,四處征戰不同的盃賽。

我們一起當考古學家,寫共筆、讀考古題,一起擔心會不會被當。

 

這樣看來,「長大」很美好,不是嗎?

 

我並不想直接寫出我的想法,因為每個人有自己的信仰與經歷,或許再一直「長大」下去就是他快樂的來源。不過,我覺得,我們可以想想看,會讓你期待「長大」,而且會因為「長大」而快樂的原因到底是什麼?

 

對我來說,是遇見一群有相同的目標,可以一起不顧一切、為了未知而努力的夥伴。從一位連企劃書都沒看過的大一新生,到參與梅竹賽籌辦、系學會幹部,掌管社團數十萬元資產的我來說,其實短短兩三年經歷了很劇烈的「長大」。我必須學著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溝通,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(呃,不過到現在,我還是在持續「長大」吧)。我必須學著站上第一線,爭取學校或系上的權益。我必須學著向素昧平生的商家解釋我們是誰,為什麼需要這筆贊助,做了對你有什麼好處。我必須學著不讓社團倒閉。

 

有時候這些其實是壓力,尤其是當期中考、期末考一起找上門的時候。可是,我不會因此抗拒這樣的「長大」,因為我總是知道有一群和我一樣的人正在努力,或是當我需要幫忙的時候,不會說不,會跳下來一起幫我解決問題。我更知道,當我心情不好、想要發洩的時候,總是有可以安心傾訴的對象。

 

或許,「長大」本身並不可怕,令我們不想長大的原因可能是,我們知道我們即將失去。我們信任的人事物都要分道揚鑣,從此我們必須戴上一副假面,說著心裡面並不怎麼認同的話,以防自己日後被同事或上司放冷箭;我們必須想著怎麼不讓事情多一點,以免想佔便宜的同事讓自己吃虧;我們必須為了業績,犧牲家庭、健康、友誼。我們必須作著,我們不喜歡的事情。慢慢的,我們忘記怎麼信任。慢慢的,我們變成一座又一座的孤島。孤獨、隔離,排山倒海而來,而我們當時穿上學士袍時的那份雀躍,早已葬身深不可測的一片幽藍之中。不論怎麼找,都找不齊全。

 

嗯,說好不講自己的想法,還是情不自禁了寫出來了。只因為,長大是這麼無可避免、無可逆轉,似乎長大與否不需要用「如果」來討論,因為那是個令人難以安心的必然。可是,我們還是能做些什麼吧,不然之後還有這麼長遠的人生,這四年的代價也太高了吧。

 

我總是期待著能和高中、大學時代的朋友見面的日子。儘管時間不長,儘管有人開始因為加班而遲到(唉,我總是因為迷路而遲到),但是短短的幾個小時,我們卻能從發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一件小事開始,每個人你一言我一句的,竟然把那段屬於我們的回憶湊齊了呢。啊,多麼好笑啊,儘管那時候我們累得半死。啊,多麼懷念啊,儘管那時我們還吵得不可開交呢。

 

我一向很討厭畢業的時候開始四處贈言的教條(還有畢業典禮時冗長到不行的致辭)。可是,我好希望我的學弟妹們,儘管即將離開了如此美好的大學,千萬不要留下你的朋友們。那不是你的資產(我也很討厭這種把人商品化的用語),而是因為,那代表著我們之所以為人,那種最初的美好。我們彼此信任、無話不說、互相幫忙(雖然99%以上的時間是在互相吐槽)。其實這種簡單到不行的快樂,是我們「長大」之後,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離我們遠去的,我們一定要拉住這不是這麼顯而易見的線,別讓它飛走了。

 

如果我們都要長大了,我希望我會永遠記得你們,而你們也要永遠記得我。然後,在未來的很多個某年某月某日,我們還要一起做一些事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ddison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